咨询热线:

0755-8226 0868
135-5687-974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其它分类 >> 新闻

其它分类

其它分类

联系我们

深圳市鑫禾展览展示设计有限公司
总机: 0755-8226 0868  
业务洽谈:135 5687 9743(微信同号)
                 137 9836 3367(微信同号)
客服QQ:309200542   285222066
网址:www.xinhesz.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秀峰工业城B1栋二楼(甘坑地铁站C出口零距离)

新闻

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印刷进入包装领域

发布日期:2017-07-27 点击次数:88352
  纸引未来讯,数字印刷设备迈进包装印刷企业成了今年的市场热点,这表现在设备供应商对开发大幅面数字印刷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注重原有市场的同时把向包装印刷领域扩张作为工作重点;不少包装展都开始组织“数字印刷进入包装领域”的高峰论坛,帮助包装企业了解数字印刷;像Indigo10000、20000、KM-1、IS29等大幅面数字印刷设备已经陆续在国内落地、投入生产;……但是窃以为,在现阶段关注市场变化比提前介入更为重要,对原本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毕竟盈利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
  
  数字印刷迈进包装印刷领域成了今年的市场热点
  
  以满足个性消费、适宜短版印刷为特色的数字印刷开始关注包装印刷市场主要有着如下方面的原因:
  
  1、印刷业面对的市场在发生变化,包装印刷在整个印刷市场中的占比日渐增大。
  
  互联网终端阅读的普及导致内容印刷量的锐减,报协印工委的统计表明:2016年度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仅为958亿对开印张,跌进千亿对开印张以内,较2015年的1145亿对开印张再减少187 亿对开印张,下降幅度为 16.33%;全年耗用新闻纸215万吨,较上年的257万吨降低 16.34%。与历史最高点的2011年全年印刷报纸1678亿对开印张相比净跌去42.91%,减少了 720亿对开印张,也是自2011年起连续第5年下降,这一势头或许还将会延续。
  
  与之相对应的是,包装印刷在印刷市场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按照《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2016版)》提供的数据,“十二五”起步时的2011年全国涉足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的企业数是47377家,产值6318.77亿元,工业增加值1542.52亿元,至2015年末上述三个数据相应变更为51024家,8406.20亿元,1929.19亿元;分别增长7.7%,32.96%,25.07%。由此包装印刷在印刷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74.75%。面对如此庞大的一块市场印刷供应商又焉能不为之心动?
  
  2、2016年数字印刷设备首次取代传统印刷设备成为主角,海德堡等主要的传统印刷设备供应商同样推出了自己或合作研发的数字印刷设备,这既是因为数字印刷设备在承印幅面、印刷速度、产品质量、承印介质等方面有了质的突破,更是因为市场由以往的大批量、长印数向多批次、小印数方向转变,对印刷生产工艺与设备提出了新要求,在满足个性需求上数字印刷设备无疑最为适用。
  
  3、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年轻一代对符合自身个性的产品需求让人看到了持续向上拓展的空间。从物资匮乏靠理想支撑的计划经济时代到物资相对丰富更追求个性的市场经济时代是中国社会的进步。
  
  4、环保对印刷业提出的高要求,让相对环保的数字印刷得到更多关注。
  
  相对于大量使用挥发性溶剂的凹版印刷,数字印刷与使用水墨的柔性版印刷显得相对环保,在政府把包装印刷列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收费的试点行业后,追求环保成为企业采购设备时的重要考量,这显然也成为数字印刷大踏步走向市场的良机。
  
  包装印刷企业对数字印刷的了解还很不够
  
  一段时间来,与因为互联网终端阅读兴起内容印刷渐趋下滑不同,包装印刷尽管同样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外贸下滑的寒流但总体还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处于向上发展期,只是增速有所放缓,而且历史上批量订单的相对巨大、加之满足大幅面包装印刷需要的数字印刷设备尚未问世导致包装印刷企业对以满足个性需求为特色的数字印刷关注得不够,从一定层面上说,包装印刷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印刷技术是在2016年的德鲁巴印刷展之后。
  
  这表现在业内舆论开始积极宣传、推介适合包装印刷生产的数字印刷设备;针对包装业的展会也开始组织有关数字印刷设备的宣介推广活动;个别有实力的包装印刷企业尝试购买数字设备用于生产……。但是不得不说,他们进入这一领域的时间毕竟还不长,对数字印刷的认识还远显不够。比如把采用数字技术的打印设备与印刷设备混为一谈。加之,在市场的培育成长期高成本的大幅面进口数字印刷机还难以做到满负荷投入生产,依仗数字印刷设备为企业挣钱在现阶段并不实际。因此,在现时包装印刷企业关注数字印刷只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件好事,但要形成规模产能,要寻找到与之配套的合适商业模式,要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